在4166am金沙信心之选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上,理论与实践碰撞出真知,传统与现代交织出火花,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实践基地为平台,用心用力培养懂理论、会技能、能创新的新时代复合式应用型传媒人才。
打造党建新亮点,立德树人润心田
拍照片、剪视频、写新闻稿,2023年5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给驻地部队官兵们上了特别的一节课。为了帮助部队战士提高摄影技能,顺利开展宣传工作,这些大学生携带相机及相关设备,零距离为官兵们普及摄影、摄像、剪辑知识。在这堂课上,没有固定的教室,官兵们化身“学生”,围成一团,聚精会神地学习拍摄技巧。“我们从不同场景进行教学,有会议室、室外、图书室等,还教了兵哥哥们如何构图。”2021级新闻学专业的丁璐说道。她是一名预备党员,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学院开展的志愿活动。“下次你们能不能来教我们写新闻稿?”活动结束时,面对部队官兵的邀约,丁璐欣然答应,“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的!”
下社区、进部队等活动都是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党建+”创新项目中的“党建+志愿服务”部分,还包括“党建+学生管理”、“党建+创新创业”,“党建+教学科研”等。此外,学院还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实践团”、“青春榜样工程”、“先锋讲坛”等特色党建活动,五项活动相辅相成,形成有力抓手。
一系列活动打造了青年学子们一腔热血。2023年4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4名同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2名同学在西溪南拍摄微电影时,勇救落水游客的行为受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一致好评。对此,参与救援的2021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颜家辰同学说:“遇到这种事情,来不及想太多,我们就急忙跑过去救人了,成功把游客救上来让我很开心。”
旨在体现党建引领融合专业建设,结合每年党建重大主题,学院党委自2021年起实施党建“五个一”实践工程。内容包括新闻学专业举办一次摄影作品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编创一部舞台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拍摄一部微电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举办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2021级新闻学专业刘智同学拍摄的照片《小城生活》被选为优秀作品,在文澜楼大厅展出,“我结合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捕捉下生活中的瞬间,我觉得很有意思。”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坚持创新党建项目,用党建引领专业建设,展现专业特色;将党建融入学生教育,彰显立德树人成效,学院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教学改革促发展,实践育人铸英才
“兜兜转转,圈圈圆圆,你是我的谁?”这是杜玉丽负责的广播台栏目《翻滚吧,大学》的开场白。她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1级学生,两年前,她怀揣着对播音的热爱,经过三轮面试,进入了学院“文传之声”广播台。在工作安排方面,广播台平时会有完整的播音日程安排。她介绍说:“这就需要大家提前准备好稿件,而且节目负责人要编、导、播一体化,还要熟悉播音内容和设备操作。”有了这些工作经历,杜玉丽在专业技能、个人成长方面收获颇丰。
文传之声是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创办的实践实训基地之一,学院不仅在校内成立20多个实践团队,还与校外各大媒体、影视文化机构建立广泛联系,以校地、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新徽州报》是新闻学专业提升学生采写技能的平台,新闻学专业教研室主任贾芳芳认为,“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教师能实现教学成果有效转化,致力地方经济文化交流;学生获得学校、社会平台共育,更好对接社会需求,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
坚持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学院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重要一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刘罗玉说:“近三年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60多项,形成了以练促学、以赛促学的教学与学习机制。”
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季文丽同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省大学生星光电影节等比赛,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每次备赛时,她都会跟团队成员一起进行讨论构思、编写故事大纲、写文字剧本、写分镜头脚本等工作。不仅如此,每次拍摄前,成员们会提前踩点,在拍摄时也要注重光线、天气等原因,以呈现完美的效果。
在谈到拍摄经历时,她分享道,“一次,我们团队拍摄一家盲人按摩店。店主和技师虽为残障人士,但他们却十分乐观,也很乐于接受我们的拍摄与采访,向我们展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广编专业的学生,拍摄实践是贯穿大学始终的,而且拍摄也给了我们接触不同群体、感受生活百态的机会。”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坚持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实践育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思路和举措开展工作,积极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推行校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通过以赛促练、促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文传学子手牵手,各显神通展风采
“杨洋哥哥来了吗?哥哥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每次媒介素养团队去支教时,小学生们都会格外关注这位叫“杨洋”的大哥哥。杨洋是2021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他加入了院里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随导师多次赴周边乡村小学进行媒介素养宣讲,用专业知识扩展乡村小学生的视野,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因为个性活泼、语言幽默,杨洋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人气王”。
每周三下午,媒介素养团队都会给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授课,课程主题多样,有报纸创作、广告制作、相机使用等。作为主讲人,杨洋每次都会和成员们一起提前规划好上课内容、活动安排和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杨洋回忆道:“之前有个孩子在课堂上没回答出来问题,直接哭出来了。这次教训后,我每一次都会提前想好,如果在课堂上小朋友们情绪不高、有矛盾等问题,我该如何去解决。”截至目前,新闻学专业师生已连续9年与乡村小学牵手合作,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支教活动。学院师生在休宁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支教的事迹被《中国科学报》、《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学生也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锻炼、学习与成长。
依靠丰富的徽文化资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生就地取材,以实践创作为途径,促进徽文化传承与创新。由学生创作的微电影作品《巾帼丈夫——胡重》获第六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我与祖国共成长”共青团中央特别推荐纪录片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黄天书老师说:“一开始,我们是被宏村的优美风景所吸引,后来了解到宏村建设和徽州女人胡重是密切相关的。对于黄山来讲,徽州女人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片,由徽州女人也可以延伸出中国女性的力量。”
虽然前期准备充分,但创作过程还是充满了艰辛坎坷。胡重的历史资料少、留存遗物少,这些问题都给创作团队带来了挑战。师生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官员、老人和徽文化学者进行沟通,黄老师说,“我们找到了当地一位剧作家,然后由他来把这个人物从历史中进行立体化构建,让胡重从历史中走出来。”经过大量时间的采访与拍摄,创作团队获得了许多宝贵素材,顺利完成了这部微电影的创作。
由该院学生制作的话剧《星火》和《债》均成功公演,斩获不少佳绩。两部话剧均由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编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表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拍摄、新闻学专业学生宣传报道。学院各专业学生各司其职,工作环环相扣,全方位锻炼和展示了4166am金沙信心之选4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坚持各专业彼此协作,不仅在学习上相互启发,更在实践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院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开拓奋进十年整,匠心育人谱新篇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于2014年成立,十年来,学院始终秉持探索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为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202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俞扬稣参与创作的《江南木,又一春》作品获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她因此获得了个人毕业免创作、免答辩的资格。2023年,该院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74项,其中AB类赛事59项。根据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修订的关于将学生实践创作成果作为毕业创作的规定显示,学生在省教育厅规定的AB类赛事中,获得省级相关竞赛一、二等奖即可直接进入答辩环节;在A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的,可申请免毕业答辩。俞扬稣认为,“用作品来免创作免答辩充分考虑到了我们专业的应用性要求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竞赛中形成厚基础、强技能的实战创新能力,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要求。”
学院积极与学界业界合作,学科专业建设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与黄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承办“2023首届大黄山国际传播论坛”,学界业界专家学者聚集盛会。今后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将着力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推动校际院际交流互动,努力实现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院共4名同学荣获“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称号,其中2018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2022年新闻学专业学生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殊荣,涵盖文艺创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等领域,充分展现了文传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综合素质,是学院实践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现。
展望未来,学院将秉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奋进。学院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党委书记汪家庚表示,“学院将坚持党建引领融合专业建设,注重内涵式发展,打造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努力培养新时代复合式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
撰稿:乐海倩;摄影: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审稿:汪家庚